HI~歡迎來到數造云打印平臺!
近日,美國私營火箭制造商 Relativity Space 爭取到了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13號發射復合體的建造運營權。Relativity成為繼United Launch Alliance,Blue Origin和SpaceX之后在這個標志性的發射臺運營的第四家私營火箭制造商。
顯著減少火箭部件數量
Relativity Space成立于2015年,是一家非常年輕的公司。Relativity Space認為太空發射的未來需要更快、更便宜、更靈活的火箭,傳統技術難以實現。而通過3D打印技術可以制造結構一體化部件,如果應用增材制造技術制造火箭部件,在設計時能夠將火箭零部件的數量顯著減少。根據Relativity Space,他們可以將火箭零件數從十萬減少到一千個,并大大減少了數量級的勞動時間。這將對火箭的交付時間、產品迭代速度和成本產生影響。
Relativity Space 公司于上周四宣布在競標中獲勝,將與美國空軍在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建造和運營13號發射復合體Launch Complex 16(LC-16),并計劃在2020年從該發射臺發射第一枚火箭。Relativity 認為,LC-16是一個具有歷史性意義的發射臺,它最初是為Titan導彈發射而開發的,然后在NASA的Gemini計劃中使用,并且還用于測試Apollo計劃的組件。如果Relativity能夠成功履行合同中的內容,創建一個里程碑,Relativity就有可能擁有該發射臺20年的獨立使用權。
Relativity Space正在進行火箭部件的3D打印和組裝工作。完成后,火箭能夠將1250千克的有效載荷送入低地球軌道,發射成本約為1000萬美元。如果成功,這也將使該公司成為發射成本最低的公司之一。在過去的幾個月中,Relativity Space的進展明顯,距離發射火箭的目標越來越近, 該公司還對其發動機進行了成功的測試,并且正在測試所開發的3D打印結構。
Relativity Space 希望通過金屬3D打印技術制造出95%的火箭零件,并將完整的火箭生產周期縮短至60天內。Relativity Space 公司開發了大型金屬3D打印機,并且已經完成了超過100次的火箭發動機點火測試。
Review
金屬3D打印已經成為航空和航空航天領域的一項關鍵技術,因為它的優勢與該行業的關鍵需求保持一致,包括減輕重量、節省燃料、提高運營效率、部件整合、加速上市時間和減少對零部件的存儲要求。
關于3D打印在航天發動機制造中的應用。3D打印可以將原本通過多個構件組合的零件進行一體化打印,這樣不僅實現了零件的整體化結構,避免了原始多個零件組合時存在的連接結構(法蘭、焊縫等),也可以幫助設計者突破束縛實現功能最優化設計。一體化結構的實現除了帶來輕量化的優勢,減少組裝的需求也為企業提升生產效益打開了可行性空間。
此外,金屬3D打印可以讓打印部件達到傳統方式無法達到的薄壁、尖角、懸垂、圓柱等形狀的極限尺寸,讓產品設計師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。在進行飛行器中的復雜零部件設計時,設計師由過去以考慮零部件的可制造性為主,轉變為增材設計思維下的實現零部件功能性為主。
由此出發,3D打印開啟了下一代經濟性的火箭發動機制造之路。3D打印對于火箭的制造是顛覆性的,這體現在從設計到供應鏈和庫存管理,再到質量控制等各個環節。
相關推薦
全部評論 0
暫無評論